五苓散

利水渗湿 温阳化气

《五苓散》桂苓甘露饮方源.组成.主治.医案

方源:《宣明论方》

组成:茯苓,猪苓,泽泻,白术,肉桂,滑石,石膏,寒水石,炙甘草。

主治:中暑受湿,头痛发热,烦渴引饮,小便不利。

医案精选

◎案

高某,男,17岁。2006年7月12日初诊。患者于2006年6月初出现不明原因发热,T 37.5~38.5℃,上午轻,下午发热加重。曾在某综合医院住院治疗半月,多项检查未见异常,抗生素及中药治疗无效,遂休学回家接受中医治疗。症见:发热,T 38.5℃,伴口干,乏力,食欲不振,小便黄,大便溏,每日2~3次,舌红,苔白腻,脉濡数。结合发病季节,中医诊断为暑湿证。辨证为湿热内蕴。治以清暑解热、化气利湿。方用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半月,药后大便转正常,食欲好转,但发热不退,遂改用桂苓甘露饮加味。

处方:茯苓、泽泻、猪苓各15g,甘草6g,白术12g,肉桂3g,石膏、滑石、寒水石、芦根各30g,佩兰、青蒿各10g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

共用此方加减出入治疗10天,患者体温降至正常,诸症消失,恢复上学。

按:本案患者长期发热,反复检查,不明原因,中西医治疗不效。但根据症状特点,结合季节,仍认为是暑湿证,用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不效,在于二方芳化有余,清解之力不足。后用桂苓甘露饮加味,清暑解热,化气利湿。


上一篇  下一篇

相关文章